本文分享了Midjourney资源抓取方法,包括提示词、风格、比例、代码等。作者通过Discord、网站和社交媒体收集素材,整理出独特比例供创作使用。
文章介绍了寻找Midjourney的SREF ID的方法,并推荐了一个名为Style Gazer的网站,提供大量SREF资源和相关标签分类。
本文讨论了Midjourney V.7中个性化配置和情绪板的相似性与差异,指出它们在技术上是相同的,都通过相同的参数和短代码调用,旨在为图像添加个人美学。随着技术进步,情绪板的功能已与个性化配置相当,仅在特定风格表达上有所区别。作者决定将表现优异的情绪板纳入个人目录,并分享了选择标准,如避免血腥、低对比度或过度紫色的设计,以及排除含有技术缺陷的图像。
到2031年,抄袭不再通过Tur nitin被发现,而是由国际AI Veritas识别AI生成文本。Veritas能检测短语、模式和结构,判定使用ChatGPT为犯罪。Nora Hale的论文被标记为使用违禁LLM源,尽管她坚称原创。面临审判,她寻求前AI提示工程师Reed Vale的帮助,发现自己的思想可能被提前输入ChatGPT。故事探讨了在新技术秩序下,原创性、思想和表达的模糊界限。
本文分享了10个能提升AI艺术创作效果的关键词提示技巧,包括生物形态、色彩运用、梦幻场景等,旨在帮助创作者通过特定词汇激发AI生成更具吸引力和创意的艺术作品。这些技巧结合了人类好奇心和AI逻辑,适用于各种设计场景。
Midjourney V.7引入了强大的全能参考和实验性美学功能,但个性化仍是生成优质图像的核心。
文章介绍了使用Midjourney的Omni-Reference功能,通过两阶段策略实现角色在不同环境中的视觉一致性。
文章探讨了AI在教育中的影响,教师面对学生使用AI完成作业的复杂情绪,从希望到愤怒再到恐惧。作者认为,问题可能不在于学生,而在于成人世界适应变化的速度太慢。AI检测软件的不可靠性导致无辜学生受罚,而真正的问题可能是作业本身不够相关或有意义。作者尝试使用AI后,对其潜力感到惊讶,认为现在是时候教会学生明智地使用AI,并与他们一起学习。
本文描述了从2D图像生成3D自由女神雕像模型的过程,包括使用Midjourney生成2D图像,通过meshy.ai转换为3D模型,利用Blender进行切片和编辑,最终完成雕像创作。详细介绍了各步骤所需的工具和技术操作,如背景去除、模型切片、布尔运算等,展示了从概念到实现的完整流程。
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(如ChatGPT)进行个人发展,强调通过有意识的体验和自我反思促进成长。作者分享了实验的两部分结果,包括关键反思提示和旅程后的思考,鼓励读者实际操作以获得最佳转变。对话部分展示了如何通过非逻辑性的倾听和标记日常“回响”来深化自我理解,强调了在静默中让经历自然发酵的重要性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