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,成功了!我让Midjourney在牛角包上生成了一个超小世界(附提示词!)


7 天前

嘿,大家好!

让我告诉你们——我又一次深入研究 Midjourney 提示词的世界了。作为一名设计师,有时候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奇特、具体的画面。而我最近沉迷的是:创造一个来自微型世界的场景,但这次是把食物做得 超级诱人

我脑子里有个很酷的小场景,是一群小人儿围着一个巨型糕点忙碌工作,但想要让 AI 把这幅画面真正呈现出来?哎哟喂,简直是另一回事了。

所以想象一下,我可能正坐在电脑前,疯狂地刷各种网上关于微型艺术的参考图,一边越来越抓狂,一边想搞明白怎么用指令“说服”AI 帮我把这个迷你可颂面包施工现场打造出来。中间失败了很多次…但是!像任何优秀的设计挑战一样,坚持+(也许一点提示词运气)终于奏效了。我最终让 Midjourney 创造出了一张相当惊艳的作品,我也特别兴奋分享我的创作过程以及最后成功的那个提示词!


我的目标:就是要那种奇妙的微缩美食场景

那么问题来了,我想达成的效果是什么?我希望呈现出一种特殊的、充满童趣的“微型美食摄影”风格。就是那种把日常物品变成小人儿眼中的巨大景观的感觉。不过这次的主题是 食品,我想展现一群小小的人儿,像工人或厨师一样,在一块巨大的可颂面包上互动,表面还洒满白色的粉末,像是面粉或糖粉。就有点像一个小工地……只不过看起来要美味得多。

想想你在网上见过的那些超赞的微雕艺术家作品,但把它放到烘焙的场景里——那才是我想要的方向!


路过的翻车现场:在 Midjourney 里的崩溃瞬间

说真的,这事比我想象中麻烦多了。光是把“小人”和“可颂”这两个词简单凑在一起远远不够。Midjourney 的无限创意(和偶尔的奇怪脑洞)确实让我吃尽了苦头。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,我的提示词记录简直乱成一团,有几次差点就要放弃想法了。当时是真的快疯掉……


失败 #1:比例全都错了!

最难的就是 比例 这个问题!这是整个视觉的核心,结果特别难掌控。有时 AI 把人物画得正常大小,而可颂却很小,完全破坏了画面感。还有时候可颂倒是很大,但小人的体型看着还是偏大了些,就像是巨人来撕裂面包。完全没有我追求的那种“可颂巨无霸,人类超小巧”的感觉。


失败 #2:模糊的角色 + 奇怪的白粉效果

细节也经常拉垮!很多情况下,那些小人儿根本就是模糊的形状,毫无具体特征,也不像个干活的小工人。至于“白色粉末”呢?一半以上的图像看起来像是被一场暴风雪袭击了似的,粉末太厚又太密,而不是那种轻柔撒上的糖粉或面粉感。总之就是不太真实……


失败 #3:风格混乱 + 随机蹦出来的东西

而且生成出来的作品的风格参差不齐。一张是稍微逼真点的照片风,下一张却像个廉价的、诡异谷动画。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出现其他毫不相干的东西。看起来 AI 没法持续准确理解我要的“写实但又迷你世界”的具体风格。效果真的不可控!


灵光一现:“等等……我觉得我找到了!”(终于成功了!)

接着,咔哒一声!在反复调整措辞、重组词语顺序、尝试不同的风格线索之后,系统终于开始能稳定给我想要的画面了。我发现关键是刚开始时必须对 风格关键词 十分明确。“Miniature food photography”这个描述似乎就成了 Midjourney 的魔法咒语。不只是“微缩世界”,也不只是“摄影”,而是两者的结合使用。

再搭配清楚的人物描述及动作提示词……这才一步步实现了那种小小世界里充满魔力的画面。


来看成果啦!检查这些画面吧~ 😍

老天爷,这个小小场景多酷啊!这张图加载出来的那一刻我是真的忍不住发出惊呼声!它终于完美还原了我当时脑海中的想法!看看这些人真的在可颂上 劳动作业,仿佛是在做准备工作或者清洁。而且现在那层粉状物也更像是真正的粉末,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白点了。

展示图片

展示图片

展示图片

展示图片

展示图片

看出来现在的尺寸感了吗?可颂变得巨大又酥脆,人物显得明显非常小,甚至还能看出他们身上的小细节!终于把那种微缩世界的感觉拿捏死死的!


好好好,不藏私货 —— 我完整的 Midjourney 提示词来了!

当然啦,你懂的~好用的提示词就是要拿来分享滴,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多轮试验失败后。以下是我最后成功的提示词,希望能激发你的灵感!复制粘贴随便改,玩个痛快!

Miniature food photography of tiny people working on a huge croissant, covered in white powder.

希望别再遇到像我这种“比例到底怎么不对?”的情况了~


分析一下:为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提示词成功了?

那么问题来了,这样一个看起来挺简单的提示词为啥能奏效?其实我们也不太确定背后的 AI 是怎样运转的,但我总结出几个关键原因:


核心风格:"Miniature food photography"

我认为一开始的这一句非常重要。因为它直接告诉 Midjourney 我们期望的是一种融合了两个维度的美学:

  1. 表现“小型世界感”的尺寸变化;
  2. 类似食品摄影作品的真实与细腻表现方式。一句话就能奠定基调。

明确主题和动态描述:"of tiny people working on a huge croissant"

强调“tiny person(小人物)”和“huge croissant(巨大可颂)”直接表达了二者之间的规模对比。再加上“working on(正在进行的动作)”这个表达,不仅让画面更有生活味,也有叙述感。比起静止不动的人物设定,这样的动态更能激活场景的生命力。


细节加持:"covered in white powder"

这句话给整体画面增加了真实感和美感。用“white powder”这种更清晰的文字来描写,比单纯说“dusting(轻微覆盖一层)"更容易让 Midjourney 理解应该模拟糖粉或面粉这样的精细颗粒。


参数小技巧(推测模式下使用):"--ar 16:9 --v 6.0 etc."

虽然提示词本身没列参数,但从成品画面上来看,这类水平布局适合设置 --ar 16:9。通常我建议用 --v 6.0 (或者阅读本篇文章时可用的最新版),处理真实且注重细节的内容更好;也可以试试 "--style raw",增强真实的摄影感;或通过 --s 设为适中值如 250500,平衡 AI 对提示的理解和个人创造力的表现。


顺便聊聊 AI 时代设计的一些新思考~

回头冷静看一下,作为一个设计师使用 AI 工具来创造类似的奇思妙想,实在令人震撼:


妙处多多(AI 为我带来帮助的地方)

可以如此快速地可视化类似“可颂施工场地”这样脑洞大开的概念,简直是种享受。这非常适合用来打破传统思维边界,探索一些手绘草图耗时太长、制作成本过高的创意想法。无论是做故事板、概念设计还是单纯找灵感方向都超棒!


不易之处 & 务实心态 🧠

当然了,你要确切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需求,才能引导 AI 正确运作。 这背后本身就是门技术活。即使有了完美的提示词,作为设计师你也需要靠自己的审美能力去判断输出成果是否到位——比例协调吗?光照合理吗?画面构图吸引人吗?AI 只是帮我们产生选项,方向性决定权和筛选眼光依旧掌握在我们人类手里。这不是取代关系,而是一种协作共赢。


该你来发挥了!试试这些提示词混搭~

现在就轮到你试试了!你可以根据上面这个提示自由发挥,试着搭建你心目中的微型美食宇宙,放心大胆实验吧!


小技巧 1:换主角食材!

保留“小人”的存在,替换原来可颂主角,改成其他食品。比如换成:

  • "giant frosted cupcake" 巨型奶油杯子蛋糕
  • "enormous glazed donut" 超级糖霜甜甜圈
  • "massive crusty baguette" 整根硬壳大长法棍

小技巧 2:更改小人们的任务!

换个角度描写他们在做什么,比如:

  • "Tiny people having a picnic on a huge croissant" 一群人在可颂上野餐;
  • "Tiny explorers navigating a massive cheese block" 探索超大奶酪块;
  • "Tiny skiers sliding down powdered sugar slope on a giant muffin" 在巨型松饼的糖粉坡道滑雪。

小技巧 3:加更多风格化元素!

继续提升画面氛围感,加入以下词汇看看风格有什么变化:

  • "macro photography detail" 显示微距摄影级别的细节
  • "cinematic lighting" 加入电影感打光
  • "tilt-shift effect" 应用倾斜移位效果制造虚幻现实感
  • "diorama style" 改用立体模型盒风格

总结收尾啦:

以上就是我用 Midjourney 实作这场微型可颂之旅的经验全分享了。真心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小世界!

如果你试过后有新的玩法、有趣的变体,别忘了 tag 我或者留言,让我看到你们建造的各种神奇小宇宙,真的超级期待!有任何疑问,或是你自己也在用超强 Midjourney 提示词实现某种特定风格?欢迎留下评论,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吧!祝你好运,提示顺利 🤞!


推荐阅读:

FluxAI 中文
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